這些第二上市的股票 TDR 們會是下一個悲劇題材。
台股今年已經見過 00672L 慘案,後來一些熱門原型 ETF 因為市場瘋狂也發生溢價狀況,但這些怎麼比我都覺得贏不過 DR 之亂。
股名後面有掛 -DR 的指的是二次上市股票/存託憑證,也就是在台灣的不是本體,本體在國外。舉例來說很多家都是在新加坡交易所 SGX 交易,部分在香港、泰國等。
就好比台積電 2330 是母體,美國有個 TSM ADR,兩邊的走勢大概是差不多的,也沒什麼套利空間,溢價壓得很低。
但現在市場在瘋的這些 DR 股,與母體溢價從 100% - 2500% 不等,這代表你買貴 1-25 倍。這麼貴的溢價早晚會收斂,就好似之前的原油和那些熱門 ETF 一樣。到時可期自救會組織出來靠杯說券商沒講清楚、或是金管會沒有在照顧。
跑去瘋這些股的人,多半將重傷出場,但現在在賭的時候倒是很開心就是了。